只要方向是对的 就不怕路途遥远

2016.07.11点击: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倾向开始凸显。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走出一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是地方高等院校当前紧迫、重要的任务之一。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路该怎么走?2015年11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这是高等教育对“手”的教育的理性回归。绵阳师范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瞄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地方大学”的目标,鲜明地提炼出“师范型”“教学型”“应用型”和“地方型”的办学定位,并不失时机地将“教师适应课程”“课程适应专业”“专业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这四个维度作为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的突破口,并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对“如何成功转型”的提问作答。


“教师适应课程”是前提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最终需要在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突破原有的路径和模式,更好地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绵阳师范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上突出了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做到两个调整:一是将原有按课程教学需要建设的课程实验室,调整为按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共享需要集中建设的实验室;二是将实践课程比例由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调整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0%,理工农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30%,降低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着重强调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改过去大学生“理论不如老本科院校,技能不如职业技术院校”的不利局面,学校毕业生呈现出“技能强于老本科院校,理论强于职业技术院校”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力为大学生竞争性就业创业奠基。


为引导教师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性的需要,学校强力推进灵活多样的用人制度,进行教师考核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按照“专业树品牌、课程成精品、教学高质量、团队有特色、整体有创新”的思路组建教学团队,优化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教师“双聘”制度,聘请部分国内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授,让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型转变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一定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专业实践,提升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推行“教师企事业挂职锻炼双赢计划”,选派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担任管理和技术职务,参与生产一线的技术开发、运用和改造,为教学工作积累实战经验;此外,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规程和教师教学工作奖惩机制,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教师们把主动适应课程体系改革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内在需求。


“课程适应专业”是基础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校办学的联结点,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学术知识内在逻辑的有效结合。它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是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也是能否建立教育与就业“旋转门”机制的关键所在。


课程是专业的构成要素,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微观载体,而专业是一组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对学术知识进行选择与重组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教学上,倘若课程不能适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只能成为空谈。


为了使课程转型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绵阳师范学院设立了课程“三大转向”目标,即按行业、企业岗位要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课程”,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传统和网络通识课程;由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转向行业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体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相结合。


按照“规范性、系统性、发展性、应用型”原则,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举行二级学院院长答辩会,着重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验:首先,在抓好课程外在形式和程序标准的建设的同时,抓好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资源等内在标准的建设;其次,建立完善课程建设评估验收机制,做到知识标准有梯度、能力标准成体系、文化素质标准有抓手、建设程序规范化、外在形式标准化;再其次,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和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利用学校地处中国科技城的独特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力争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参与率达到100%,有效建立课程共享联盟机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确保大学生通过四年学习而获取的学科基础知识够用、专业基础知识适用、专业发展知识有用、专业技术技能实用。


“专业适应学生”是关键


当今社会以变化和创新为重要标志,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可谓瞬息万变,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规格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与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更要具备应对职业转化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专业设置模式下,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对高深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缺乏条件。这使得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没有获得比较优势,学习力和创新力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在人才市场上处境尴尬。因此,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专业设置必须关注社会发展与学生需求,适应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和立业的需要。


绵阳师范学院按“基础性学科专业服务社会,应用型学科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改革路径,本着“相近性、均衡性、发展性、优化性”原则,完善了专业申报、预警、退出机制;调整院系设置,整合同类专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确保实现“师范做强”“艺体做精”“应用转型”三大专业改革发展目标;打通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形成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组建由行业企业、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政府机关等专家与学校相关专业教授、专家、优秀学生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通过专业改革,变在校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增强了专业服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生适应社会”是根本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照系。当高等教育走到社会的中心以后,它与社会的互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需要在职业岗位上得到检验。高校毕业生能够在社会上成功实现就业、创业和立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才能算得上成功。这既是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检验,更是对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考验。如何帮助大学生获得这种适应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绵阳师范学院以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为导向,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支撑平台”,持续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首先是以创新学院为智能开发支撑平台,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负责大学生专利制作与申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工作;其次是以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为实践实训支撑平台,专门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研究,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支持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再其次是以校地合作处为资源整合支撑平台,建立和完善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服务与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文化服务和政策咨询体系。通过三大平台的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带动就业率显著提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总之,教师、课程、专业、学生、社会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的核心要素,绵阳师范学院正是厘清了“教师适应课程”“课程适应专业”“专业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这四个层次的丰富内涵,并落实具体改革举措,才能确保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达成预期目标。


(绵阳师范学院院长 王海滨)

 来源: 中国教育报